欢迎光临拆除官方网站! 济南墙体拆除/济南专业拆除/济南拆除公司

分隔

山东信力达建筑拆除有限公司

为千万家客户提供工装,家装拆除服务

济南拆除时如何减少噪音和扬尘

文章来源: 作者:拆除编辑 发布时间:2025-08-15 11:35:01 浏览次数:

返回:新闻资讯

一、减少噪音的核心措施(控制在 55 分贝昼间、45 分贝夜间限值内)

1. 源头降噪:优化设备与操作方式

选用低噪音拆除设备:

优先使用自带降噪功能的机械,如液压破碎锤(加装隔音罩后噪音可降低 15-20 分贝)、电动液压钳(比燃油式设备噪音低 10-15 分贝),避免使用风镐(噪音≥90 分贝)、柴油发电机(露天使用噪音≥85 分贝);若需发电机,需搭建封闭式隔音机房(内壁贴吸音棉,隔音量≥30 分贝)。

例:拆除砖混结构墙体时,用液压钳替代风镐,可将作业噪音从 95 分贝降至 70 分贝以下,符合昼间限值。

优化拆除操作手法:

机械拆除时避免 “猛击、硬砸”,采用 “分层破碎、轻力拆解”,如拆除钢筋混凝土梁时,先用电钻钻孔,再用液压钳分段切断钢筋,减少结构断裂产生的冲击噪音;

敏感区域(如临近医院、学校)优先采用静态拆除(利用膨胀剂破裂构件,噪音≤50 分贝)或人工拆除(配合风镐时使用消音器,噪音降低 20 分贝),替代高噪音的爆破或大型机械作业。

附属设施(如门窗、管线)拆除时,用橡胶锤替代铁锤,或在工具与构件接触处包裹橡胶垫,减少碰撞噪音。

控制设备运行参数:

调整机械运行转速,如长臂挖掘机作业时将发动机转速控制在 1500 转 / 分钟以内(高于 2000 转 / 分钟噪音会增加 10 分贝以上);起重机起吊拆除物时,缓慢起降(速度≤0.5 米 / 秒),避免钢绳与构件摩擦产生尖锐噪音。

2. 传播降噪:阻断噪音扩散路径

设置隔音围挡与屏障:

拆除区域周边搭建硬质隔音围挡(高度≥2.5 米,材质为彩钢板 + 中间夹吸音棉,底部设 1 米高混凝土基础防漏音),围挡外侧加装隔音板(隔音量≥25 分贝),若临近居民区,可在围挡顶部增设 1.5 米高的弧形隔音屏(进一步减少噪音扩散角度);

狭窄区域(如厂区内通道)无法设置围挡时,用移动隔音屏障(可折叠式,材质为聚酯纤维吸音板)围绕作业点,形成封闭隔音空间,将噪音控制在作业半径 5 米内。

例:市中心小区周边拆除时,搭建 3 米高隔音围挡 + 顶部隔音屏,可使围挡外 10 米处噪音从 75 分贝降至 50 分贝,符合夜间限值。

对敏感目标专项防护:

若拆除区域距学校、医院≤50 米,需在敏感建筑外墙加装临时吸音层(用岩棉板 + 防水布覆盖,吸音量≥15 分贝),或在两者之间设置 “绿化隔音带”(种植高度≥2 米的乔木,如樟树、桂花树,配合灌木丛,可降低噪音 5-8 分贝);

临近居民区时,禁止在作业面使用高音喇叭指挥,改用对讲机(音量≤60 分贝)或手势信号沟通,避免人为噪音叠加。

3. 时间管控:避开噪音敏感时段

严格限定作业时间:

遵循 “昼间施工、夜间停工” 原则,作业时间控制在早 6:00 - 晚 10:00(部分城市如北京、上海要求早 7:00 - 晚 9:00),夜间(晚 10:00 - 早 6:00)禁止任何产生噪音的拆除作业(紧急抢修需提前向环保部门报备,且需采取极致降噪措施);

中考、高考期间(考前 15 天至考后 3 天),或居民区周边有红白喜事时,暂停拆除作业,或仅在早 9:00-11:30、下午 14:30-17:00 两个低敏感时段作业,每日作业不超过 5 小时。

错峰处理高噪音环节:

将爆破、大型机械破碎等高噪音环节(噪音≥80 分贝)安排在昼间非居民休息时段(如工作日上午 10:00-12:00、下午 15:00-17:00),避免在早餐(7:00-8:00)、午餐(12:00-13:00)、晚餐(18:00-19:00)等居民在家集中时段作业,减少噪音干扰频次。

二、减少扬尘的核心措施(控制 PM10 浓度≤0.05mg/m³,符合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)

1. 源头抑尘:从拆除过程减少扬尘产生

全程湿法作业:

机械拆除时,在作业面上方安装固定喷淋系统(每 5 米设置 1 个喷头,水压≥0.3MPa,雾化粒径≤100μm),或安排专人手持高压水枪(流量≥5L/min)同步喷水,确保拆除物始终处于湿润状态(表面含水率≥20%),避免干燥构件破碎产生粉尘;

人工拆除或清理建筑垃圾时,提前对作业区域洒水(每 20 分钟洒水 1 次,单次洒水量≥0.5L/㎡),尤其针对砖砌体、混凝土块等易扬尘构件,需先洒水再拆解;

拆除含石棉、水泥灰等高危扬尘构件时,采用 “湿式包裹拆除”:用浸湿的防尘布包裹构件,再进行破碎,破碎后立即用湿麻袋覆盖,避免粉尘泄漏。

例:拆除老厂房砖墙体时,先用水枪将墙体喷湿至表面渗水,再用液压钳拆解,可使扬尘量减少 80% 以上,PM10 浓度稳定在 0.03mg/m³ 以下。

优化拆除顺序与方式:

按 “先上后下、先内后外” 的顺序拆除,先拆除顶层或内部非承重构件(如吊顶、轻质隔墙),再拆除外部墙体,避免高处干燥构件坠落产生 “扬尘瀑布”;

拆除大面积混凝土楼板、屋面时,采用 “分段切割 + 湿化吊装”:先用切割机将构件分段(每段重量≤5 吨),切割过程中持续喷水,再用起重机将湿化后的构件吊至地面,禁止直接破碎后高空散落;

禁止使用 “推倒式拆除”(如用挖掘机推倒墙体),此类方式会使构件剧烈撞击地面,产生大量扬尘,需改为 “分层剥离式拆除”。

及时清理与覆盖:

拆除产生的建筑垃圾需在4 小时内清理,若无法及时清运,需用高密度防尘网(网目密度≥2000 目 / 100c㎡,抗拉强度≥5kN/m)全覆盖,且每 100㎡设置 1 个自动喷淋头(定时洒水,每小时 1 次),防止风吹起尘;

作业面下方设置 “防尘溜槽”(内衬橡胶板,底部连接密闭渣土车),拆除物通过溜槽直接进入车辆,避免落地产生二次扬尘;溜槽外侧用防尘布包裹,减少粉尘外溢。

2. 传播控尘:阻断扬尘扩散路径

设置防尘围挡与防护网:

拆除区域周边搭建全封闭防尘围挡(高度≥作业面高度,材质为彩钢板 + 内侧贴防尘棉,底部设 30cm 高防渗土堰,防止雨水冲刷带尘),围挡顶部安装雾炮机(每 50 米设置 1 台,射程≥30 米,雾化角度 120°,工作时向围挡内喷雾,形成 “雾幕屏障”);

高层或超高层拆除时,在作业层下方 3-5 层处设置 “水平防护网”(双层防尘网,间距 50cm,网目密度≥2000 目 / 100c㎡),拦截高空坠落的粉尘和碎块,防护网需每日清理并洒水湿润。

控制场地风速与气流:

遇大风天气(风力≥5 级)时,立即停止拆除作业,关闭雾炮机并覆盖所有建筑垃圾,避免风力加剧扬尘扩散;

厂区内或开阔区域拆除时,在作业区域上风处设置 “挡风板”(高度≥3 米,材质为 PVC 板,可减少风速 30%-50%),改变气流方向,防止扬尘向居民区、道路扩散。

3. 末端治尘:清运与场地管理控尘

建筑垃圾运输控尘:

运输车辆必须使用密闭式渣土车(车厢顶部加装自动篷布,篷布覆盖率 100%,无破损、无遗撒),车厢外侧需清洗干净(无附着泥土);

车辆出场前必须经过 “冲洗平台”(长度≥15 米,宽度≥3 米,深度≥0.3 米,配备高压冲洗设备,冲洗轮胎、车厢底部至无泥痕),冲洗废水经沉淀池(三级沉淀,容积≥50m³)处理后回用,禁止直接排放;

运输路线需避开居民区、学校、医院等敏感区域,优先选择城市外环或车流量少的道路,且行驶速度≤40km/h(车速过快会导致篷布缝隙漏尘)。

场地周边清洁与监测:

每日作业结束后,用扫地车 + 洒水车对拆除区域周边 100 米范围内的道路进行清扫(扫地车需带吸尘功能,洒水车水压≥0.4MPa),确保路面无积尘;

在拆除区域周边设置扬尘监测点(每 200㎡设置 1 个,监测指标为 PM10、PM2.5),实时上传数据至环保部门监管平台,若 PM10 浓度超过 0.05mg/m³,立即停止作业,增加喷淋、雾炮运行频次,直至浓度降至限值以下。

三、特殊场景的强化措施(针对高风险拆除类型)

1. 工厂 / 化工园区拆除(含高危扬尘 / 噪音源)

拆除含石棉、油漆、树脂等构件时,需在作业区域搭建 “负压隔离棚”(棚内保持负压,配备高效过滤系统,过滤效率≥99.9%),作业人员佩戴 N95 口罩 + 防化服,拆除物密封后由专用车辆运输至危废处置场;

设备拆解(如反应釜、储罐)时,先用水蒸气或清洗剂清洗内部残留物料(减少挥发性粉尘),再用液压钳拆解,拆解过程中持续喷淋,避免物料干燥扬尘。

2. 大型烟囱 / 高耸构筑物拆除

机械分层拆除时,在烟囱外侧搭建 “环形防尘网”(从顶部垂至地面,网目密度≥2000 目 / 100c㎡),配合顶部喷淋系统,形成 “立体防尘空间”;

定向爆破拆除前,在烟囱底部 30 米范围内铺设 “防尘毯”(厚度≥5cm,材质为阻燃防尘布),爆破后立即启动雾炮机和喷淋系统,压制爆破扬尘,15 分钟内完成表面覆盖,避免二次起尘。

3. 居民区周边拆除(噪音 / 扬尘敏感)

采用 “模块化拆除”:先拆除门窗、管线等易搬运构件(人工 + 小型机械,噪音≤60 分贝),再用静态膨胀剂破碎墙体,全程湿法作业,每日作业前向周边居民公示当日施工内容与时间;

设立 “居民沟通专员”,及时反馈噪音、扬尘问题,如居民反映干扰,可暂停作业 1-2 小时,或调整作业方式(如改用人工拆除替代机械)。

四、监管与保障措施(确保措施落地)

设备与人员管理:

定期检查降噪、抑尘设备(如隔音罩、喷淋系统、雾炮机)的运行状态,每周至少维护 1 次,破损设备立即更换;

对作业人员进行专项培训,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,培训内容包括湿法作业标准、噪音控制操作规范、应急处理(如扬尘超标时的处置流程)。

第三方监测与验收:

委托具备 CMA 资质的检测机构,每日监测噪音(昼间、夜间各 3 次,每次监测 30 分钟)和扬尘(每小时 1 次,连续监测),出具《环境监测报告》,作为验收依据;

拆除工程验收时,需提供噪音、扬尘监测记录,以及危险废物处置联单、废水回用证明等,环保指标达标后方可通过验收。

应急处置预案:

制定《噪音 / 扬尘超标应急预案》,明确应急小组分工(如喷淋操作、设备调整、居民沟通),配备备用雾炮机、防尘网、隔音棉等物资;

若遇突发情况(如喷淋系统故障导致扬尘超标),立即启动预案:停止作业,人工洒水覆盖,更换备用设备,同时向环保部门报备,待指标达标后恢复作业。

通过以上措施,可将拆除作业的噪音和扬尘控制在国家规范限值内,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,同时符合环保合规要求,避免因污染问题面临行政处罚(如噪音超标罚款 1-10 万元,扬尘超标罚款 2-20 万元)。

相关文章:济南拆除时如何减少噪音和扬尘

工程案例 / Engineering case
  • 办公室墙体拆除中 办公室墙体拆除中
  • 室外拆除进行中 室外拆除进行中
  • 阳台木板拆除 阳台木板拆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