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南高楼是如何拆除的
文章来源: 作者:拆除编辑 发布时间:2025-08-13 11:35:19 浏览次数:
高楼拆除是涉及结构安全、周边防护、环保管控的系统工程,需根据建筑高度(通常 10 层以上视为高楼)、结构类型(框架 / 剪力墙 / 钢结构)、周边环境(是否临近居民区、道路、管线)选择适配方案,核心原则是 “安全可控、分步拆解、减少影响”。以下从前期准备、核心拆除方法、安全环保措施、后期清理四个维度,详细说明高楼拆除的完整流程:
一、拆除前的核心准备工作(决定拆除安全与效率)
高楼拆除前需完成 “合规审批 + 方案设计 + 现场防护” 三大环节,缺一不可,尤其超高层(30 层以上)或敏感区域(如市中心)项目,准备周期可达 1-3 个月:
1. 法定审批与资质备案
基础审批:需向当地住建部门提交《建筑拆除工程备案表》,附拆除施工方案、施工单位资质(需具备 “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及以上资质”,超高层需额外具备 “高耸构筑物拆除专项资质”)、安全生产许可证、扬尘防治方案;若涉及爆破拆除,需向公安部门申请《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》,审批周期通常 15-20 个工作日。
周边协调:提前 7 天向周边居民、单位公示拆除工期、作业时间(通常避开早 6 点前、晚 10 点后)、应急联系方式;若临近地铁、燃气管道、高压线等高危设施,需与产权单位签订《安全防护协议》,明确监测责任(如地铁方需派专人现场监护)。
2. 专项方案设计(核心技术文件)
由具备甲级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《高楼拆除专项施工方案》,需包含以下关键内容:
结构分析:通过原建筑图纸、现场检测(如回弹法测混凝土强度),明确承重构件(框架柱、剪力墙、主梁)的位置与受力逻辑,避免拆解时破坏核心承重体系导致坍塌;
方法选型:根据高度和环境确定拆除方法(如 10-20 层框架楼用 “机械分层拆除”,30 层以上剪力墙楼用 “液压钳 + 长臂挖掘机组合拆除”,空旷区域超高层可用 “定向爆破”);
防护设计:针对周边建筑设置防护体系(如 20 米高防尘围挡、双层防护网,临近道路时搭建 5 米宽防护棚),并规划建筑垃圾运输路线(避开早晚高峰路段)。
3. 现场预处理与风险排查
内部清空:拆除前清空楼内所有物品(家具、设备),切断水、电、气、暖、通讯管线 —— 尤其是燃气管道,需由专业单位封堵、检测,确保无泄漏(用燃气检测仪检测,浓度为 0 方可施工);
安全标识:在拆除区域设置 “禁止入内” 警示标识、夜间警示灯,划定 30-50 米警戒区(根据高度调整,超高层警戒区半径不小于建筑高度的 1/2);
设备进场:大型机械(如长臂挖掘机、液压破碎机、塔式起重机)需提前进场调试,操作人员需持《特种作业操作证》(如起重工、挖掘机司机证),并进行专项安全培训(如高空作业防护、机械应急操作)。
二、高楼拆除的核心方法(按场景适配,各有优劣)
高楼拆除无 “通用方法”,需结合实际工况选择,以下是 3 种主流方法的操作逻辑、适用场景及关键要点:
1. 机械分层拆除(最常用,适配 10-30 层框架 / 剪力墙结构)
核心逻辑:从建筑顶部向下,逐层拆解墙体、梁、柱,利用机械力量破碎,避免整体坍塌风险,适合周边有建筑或道路的场景。
2. 定向爆破拆除(高效,适配 30 层以上超高层、空旷区域)
核心逻辑:通过精准计算炸药用量和起爆顺序,使高楼沿预设方向(如向空地一侧)坍塌,适合周边无敏感建筑、有足够坍塌空间的场景(如郊区工厂、废弃酒店)。
3. 静态拆除(低干扰,适配周边有敏感设施的高楼)
核心逻辑:利用 “静态膨胀剂”(一种遇水膨胀的无机材料)产生的膨胀力,使混凝土、砖石构件破裂,无震动、无噪音,适合临近医院、学校、地铁的高楼。
三、拆除过程中的安全与环保管控(避免事故与污染)
高楼拆除的最大风险是 “坍塌、高空坠落、扬尘噪音污染”,需通过以下措施全程管控:
1. 安全管控核心要点
结构稳定监测:
安排第三方监测机构全程监测建筑倾斜度(用全站仪每 2 小时测 1 次,倾斜度超过 1/1000 立即停工)、周边建筑沉降(用沉降观测仪监测,沉降量超过 5mm 需调整拆除顺序);
高空作业防护:
操作人员需系双钩安全带(高挂低用,安全带挂钩需固定在稳固的构件上),佩戴安全帽、防滑鞋;拆除区域下方禁止站人,若需在地面作业,需搭建防护棚(用钢管 + 竹排,承载力≥2kN/㎡);
机械安全:
长臂挖掘机、起重机需支设稳固的支腿(下方垫钢板,防止下陷),作业半径内禁止有无关人员;机械操作人员需实时观察周边环境,避免触碰高压线(作业前需测量机械高度与高压线距离,确保≥5 米安全距离);
应急准备:
现场配备急救箱(含止血药、骨折固定夹板)、消防车(至少 1 辆,装满水)、应急发电机(防止断电导致机械无法操作),并制定《坍塌应急救援预案》,定期组织演练(至少每天开工前演练 1 次)。
2. 环保管控核心要点
扬尘控制:
全程采用 “湿法作业”—— 拆除时用高压水枪(或固定喷淋系统)向作业面喷水(湿度保持在 60% 以上),地面设置雾炮机(每 500㎡配备 1 台,射程≥30 米);建筑垃圾暂存区需用防尘网全覆盖(网目密度≥2000 目 / 100c㎡),运输车辆需密闭(加装篷布,无遗撒),并安装 GPS 定位(按指定路线运输);
噪音控制:
机械拆除时使用低噪音设备(如液压破碎锤需加装隔音罩,噪音降低 15-20 分贝),作业时间避开居民休息时段(早 6 点 - 晚 10 点外禁止施工);临近学校、医院时,需在围挡外侧加装隔音板(隔音量≥25 分贝);
垃圾分类处理:
拆除垃圾按 “混凝土块、钢筋、木材、塑料” 分类堆放,其中钢筋由具备资质的回收企业处理(回收率≥95%),混凝土块运往资源化利用厂加工为再生骨料(综合利用率≥80%),不可利用的垃圾(如塑料、涂料渣)运往指定填埋场,禁止非法倾倒。
四、拆除后的清理与场地恢复
高楼拆除完成后,需在 15-30 天内完成场地清理,恢复场地平整,避免遗留安全隐患:
建筑垃圾清运:用装载机、渣土车将现场破碎后的垃圾全部清运,清运前需洒水降尘,运输路线需避开居民区、学校;
场地平整:对清运后的场地进行平整(用压路机碾压,压实度≥90%),若场地后续用于新建建筑,需对地基进行检测(如探坑检测,查看是否有残留基础构件);
环保验收:委托第三方机构检测场地土壤、地下水(若拆除过程中涉及油污、涂料,需检测是否有污染),检测合格后向住建部门提交《拆除工程验收报告》,完成备案;
临时设施拆除:拆除现场的围挡、防护网、临时办公区,清理施工痕迹,若临近道路,需修复被碾压的路面(用沥青或混凝土填补坑洼)。
五、典型案例与行业趋势
案例 1:济南某 25 层老旧写字楼拆除(2024 年)
因位于市中心,临近主干道和商场,采用 “机械分层拆除 + 全封闭防护”:搭建 25 米高全封闭防尘围挡(外侧加隔音板),用长臂挖掘机从顶层向下拆解,每天作业 6 小时(9:00-12:00,14:00-17:00),15 天完成拆除,扬尘监测 PM10 浓度始终≤0.05mg/m³(低于济南环保限值)。
案例 2:某 38 层废弃酒店定向爆破(2023 年,郊区)
采用 “定向折叠坍塌” 方案,在底层 1-3 层框架柱钻孔装药,通过毫秒延时起爆使建筑向西侧空地坍塌(坍塌范围控制在 50 米内),爆破后 3 天完成垃圾清运,后续场地改造为城市公园。
行业趋势:
近年高楼拆除向 “绿色化、智能化” 发展,如采用 “模块化拆解”(先拆解可回收构件,如门窗、钢结构,再破碎混凝土,回收率提升至 90% 以上),或用 “无人机 + AI” 监测拆除过程(实时识别结构倾斜、扬尘超标,自动预警),减少人工干预,提升安全性。
综上,高楼拆除是 “技术密集 + 风险密集” 的工程,需由具备资质的专业团队按 “审批 - 设计 - 施工 - 验收” 全流程操作,核心是平衡 “效率、安全、环保”,尤其在城市核心区,需优先选择低干扰、可控性强的方法,避免对周边居民和设施造成影响。
相关文章:高楼是如何拆除的